二十余年來,渦北礦通防區(qū)鉆機隊隊長王琪,用軍人的堅韌和執(zhí)著,在百米井下刻下屬于自己的堅守印記。
2001年寒冬,剛脫下軍裝的王琪走進蘆嶺礦,成為一名鉆機工。面對復雜的鉆探參數和精密的設備,為了盡快融入崗位,他一邊跟著師傅認真學習實操,一邊抱著結構圖在設備旁反復琢磨,筆記本上密密麻麻抄滿了技術參數。這份較真讓王琪迅速成長為技術骨干,2006年渦北礦建礦初期,他被調入通防區(qū),繼續(xù)深耕鉆探領域。
2010年4月,王琪被公推公選為鉆機隊隊長。他把新身份的責任和擔當化作每次急難險重時的沖鋒在前。
今年4月,841機巷壓裂鉆孔施工時,鉆機左履帶驅動固定螺栓突然全部斷裂。廠家建議整體更換數噸重的履帶總成,但因841機巷外段施工,導致單軌吊運料無法實現(xiàn),停工將嚴重影響進度。王琪迅速翻出設備結構圖,認真研讀說明書,很快提出“雙面焊接修復履帶驅動輪”方案:拆驅動輪上井焊接,既不用整體更換,又能保證強度。沒有專用拆卸工具,他就自己制作;焊接時為保護不耐高溫的密封圈,創(chuàng)新采用循環(huán)水降溫法,全程守在電焊工旁指導操作。最終,僅用4個小班就恢復生產,節(jié)省設備采購費數萬元。
今年6月,841風巷鉆機突發(fā)漏油,多名隊友判斷為液壓卡盤內膠套損壞,王琪卻精準鎖定前骨架與膠套間的“O形”密封圈老化問題。拆開檢查,果然如他所言,更換后故障立即消除?!坝型蹶犜?,我們心里就踏實?!标爢T們的評價道出了信任。
“一個人技術再好,也干不完所有活?!弊鳛殂@探技師,王琪始終把“傳幫帶”視為重要使命。在他的鉆機隊里,26名隊員中已有2名技師、3名高級工、14名中級工。這個技術梯隊的背后,是他十余年來毫無保留的傾囊相授。井下手把手教徒弟判斷巖層硬度,班前會在黑板上畫傳動示意圖,他把積累多年的故障處理經驗傳授給每一個隊員,讓團隊成為礦井安全生產的“排頭兵”。
從軍營到礦井,王琪用二十余年堅守詮釋“干一行、愛一行,鉆一行、精一行”的生動實踐,這份對事業(yè)的赤誠,正如他親手打出的鉆孔一般,深邃而堅定,在百米井下閃耀著動人光芒。
(審核:高紅軍 責編:尹杰)